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支撑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机器人产业自身规模并不大,但能量不容小觑。作为生产工具,机器人具有操作精细、稳定等特点,能解决一些生产环节的难题;作为新兴技术载体,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2023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领域与发展机遇
当前,大模型技术正拉开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序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加速变革。其中,关于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话题备受各界关注。
(资料图片)
此前,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特斯拉CEO马斯克在5月1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也曾表示,特斯拉“大部分的长期价值”最终将来自正在开发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深圳市作为国内创新高地,具备充足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素基础。近年来,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深圳市涌现出一批成规模的机器人企业,为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集聚了平台优势。
5月31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各领域高水平应用,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为当地紧抓新技术浪潮、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提供了指导方向。
此前,为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重点领域建设布局,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第七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建名单,由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筹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据了解,优必选科技将联合行业优势力量,与多家行业重点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参与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创新中心还将积极对接港澳资源,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共建,依托广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优势基础形成突破式创新。
业内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通用、多任务型的机器人平台,将会深入各个行业,应用前景巨大。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行动方案》的指导下,优必选科技将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应用,成为社会新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据介绍,优必选科技深耕人形机器人行业超过11年,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在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伺服驱动器、计算器视觉、语音交互、SLAM导航、视觉伺服操作、人机交互、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ROSA等核心技术领域建立了重要壁垒。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申请专利超过3100项,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600 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 50%。
此外,《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打造可应用人工智能的各类场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同时,《行动方案》还发布了第一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公共服务、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的26个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更多尝试和突破的空间,让创新科技能够率先在深圳落地和应用,在打造标杆性应用层面发挥引领作用。
据悉,为把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与城市经济建设、社会民生工作做更好融合,优必选科技已面向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推出了“硬件+软件+服务+运营”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让人形机器人在城市、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高价值。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近年来,随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深度和广度也在加速拓展,正成为引领我国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装备。
而作为全国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目前东莞有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将近4700家,产量达到160万套,产业发展迅速,在控制器、减速器以及机器视觉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正率先打造“机器人+”应用的地方样本。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当下,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已成为东莞除电子信息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并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2年,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东莞提出,到2025年,将东莞打造成全省数控机床、激光与增材制造、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作为国内外高端先进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零部件主题的专业年展,智博会是透视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观察本届展会可发现,东莞机器人产业在赋能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先进制造业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或将在新能源装备领域迎来新突破,为东莞打造成全省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提供新思路。
广东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步伐,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之一,产业营收稳步增长。在这其中,东莞是集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对外发布《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城市榜单TOP10》,东莞以86.3的总分位列全国第三,广东省内第一,前2名是苏州和常州。今年一季度,东莞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6.4%,更是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东莞机器人产业起始于“十三五”时期,彼时,东莞连续多年大力实施“机器换人”行动,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为东莞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奠定了基础。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东莞机器人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东莞在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及行业应用上均有布局。
具体来看,上游是机器人核心技术门槛所在,其中东莞诸多在以机器视觉为代表的部分领域,已冲至国内领先水平。中游本体制造已基本成熟,东莞成长出一批重点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仅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就走出了多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下游应用领域集中在3C、电气机械及设备、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并积极向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拓展。
不同于佛山机器人产业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带动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的发展路径,在大湾区内,东莞机器人产业更多呈现出探索自主转型的姿态。
《2023-2028年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