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齐桓公问政管子的一句话。
《管子·桓公问》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散文。
(资料图)
齐桓公问管仲说:“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有什么办法能做到么?”
管子回答说:“有两点大王做好就行:一、不急于创始,不急于作新,等到条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二、不可以个人好恶损害公正原则。要调查了解人民之所恶,以便自身为戒。
特别是第二点,尤其要注意。管子举例说道,黄帝建立明台的咨议制度,就是为了从上面搜集贤士的意见;尧实行衢室的询问制度,也是为了从下面听取人们的呼声;舜有号召进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准备人们上告;汤有总街的厅堂,可以搜集人们的非议;周武王有灵台的报告制度,贤者都得以进用。这就是古代圣帝明王能够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
齐桓公说:“我也想效法他们实行这项制度,应当叫什么名字呢?”
管子回答说:“名称可叫作‘喷室的咨议制度’。就是说:国家法度要简而易行,刑罚要审慎而无人犯罪,政事要简而易从,征税要少而容易交足。老百姓有在这些方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就称之为‘正士’,其意见都纳入‘喷室’的咨议制度来处理。负责办事的人员,都要把受理此事作为本职工作,而不许有所遗忘。这项‘喷室’的大事,请派东郭牙主管。此人是能够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
桓公说:“好”。
由此可见,管子对于广开言路,是持肯定态度的。左丘明在《国语·周语上》中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说,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如果不让人民说话,那么必有大害。
周厉王是西周时候的一个暴君,他独断专横、残忍凶狠,从来不听取人民的呼声。
百姓恨透了他,大家遇到一起就讲他的暴行。召穆公很忧虑,就劝周厉王说:“大王,你这样做实在太过分了,老百姓快受不了了,到处都在议论你。”周厉王一听,拍着桌子吼道:“谁敢议论我,立即处死。”
为了防止老百姓说自己的坏话,周厉王从卫国找来了一个巫师,让他整天在街上转悠,听到谁说自己的坏话就立即来报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说了对周厉王不满的话被送上了断头台。
这样一来,老百姓都不敢议论国君了,甚至连在一起讲话也不敢了,怕被误认为在议论朝政而做了冤死鬼。
两个熟人在街上偶尔遇见,只能互相递个眼色,擦肩而过,谁也不敢张口。
从此,再也没有怨恨之声传到周厉王耳朵里。他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的办法真灵,得意洋洋地对召穆公说:“你看,我能禁止百姓发议论,现在没人敢说我坏话了吧?”
召穆公叹了口气,说:“你这是用堵的办法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所以,治理河流的办法是疏导,治理国家的办法是让老百姓说话,古代圣贤的君主为政,总要让公卿大臣甚至士大夫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广开言路,让天下百姓都有议论政治得失的机会。老百姓嘴里讲的都是心里所想的话,怎么可以不让他们说出来呢?可是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召穆公的劝导,而且变本加厉镇压百姓,三年后,激起民愤发生了叛乱,最终被流放到了国外。
管子从这个故事中得知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性。要想江山永固,就必须广开言路,听取人民的呼声,否则一定会落得周厉王被流放的悲惨下场。这也是“有而勿失,得而勿忘”的治国大道,知之而可得天下、守天下。